夏天總是熱到受不了? 除了冷氣之外也能從「室內設計」下手!
- Hello P
- 6月1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每到夏天,不只戶外像烤箱,連室內都悶得讓人不想動。不少屋主第一反應是換冷氣、加電扇,但其實根本原因,很可能藏在當初的「空間設計」裡。
室內設計不只是美感與風格,還能透過對細節的掌握,幫助空間降溫、省電,提升體感舒適度。
以下幫你從五個角度,一次破解「設計如何幫家裡避暑」👇
1. 遮陽隔熱設計:減少室內被太陽照射

大面積採光雖然明亮又漂亮,但到了夏天,陽光直射就像在家裡開烤箱。
建議設計:
使用遮陽布料:蜂巢簾、捲簾、雙層紗,能有效遮光+隔熱
選擇遮陽玻璃(Low-E玻璃),反射紫外線與熱能
增設遮陽設計:如陽台拉門加裝格柵、設計挑高簷板或遮陽板
若是西曬屋,更要強化窗邊隔熱層或使用遮陽窗膜
只要減少陽光進入,就是降低室內溫度的第一步。
2. 自然通風配置:會呼吸的空間不會悶

悶熱的空間,常見原因是空氣「出不去」。良好的自然通風,能加速熱氣排出。
設計技巧:
對向開窗:讓風能從一邊進來、另一邊流出
玄關、陽台等過渡空間可成為風的通道
局部高低差(如氣窗)也能提升熱空氣排出效率
開放式格局+家具不堵風口,是維持氣流的關鍵
只靠冷氣不如「讓空氣自己動起來」,效果更持久省能。
3. 色彩與材質的降溫效果:讓視覺也能涼快一點

除了家電之外,空間的色調與材質觸感也會影響「室內溫度」。
涼感設計小技巧:
主色調選擇:白色、灰藍、淺米色、薄荷綠等「冷色系」
搭配自然材質:如淺色木紋、亞麻布、石材面
減少光滑亮面金屬(容易反光升溫)或大面積深色烤漆
色彩不只影響美感,更會改變你身體對溫度的感受。
4. 減少家電集中&設置高熱區域

很多人不知道,大型家電也是隱形熱源。
設計建議:
廚房與客廳區分,不要讓烹飪熱氣流入主要生活空間
將冰箱、洗衣機等高熱電器靠近通風處、避免集中擺放
電視牆不緊貼床頭或冷氣出風口,避免熱源干擾休息
好設計不是填滿功能,而是把「熱源」安排得當。
5. 照明與吊頂配置:降低悶熱感、增加空氣層流

天花板與燈具設計也能影響溫度感受!
設計重點:
使用間接照明、燈帶、崁燈取代大量吸頂燈,降低熱量聚集
局部吊頂或天花板加裝空氣循環扇,幫助熱氣上升散出
避免使用吸熱材質如黑鐵、深色烤漆大面積包覆天花或牆面
溫度從上往下傳,設計上半部的「呼吸空間」也很重要。
別把降溫全壓在冷氣上,設計可以幫你省更多!
設計得當的住宅,不只是「冷氣涼」,而是從光線、風、材質、配置開始,就打造出抗熱、舒適、好住的空間環境。
如果你也正在被熱醒、熱到懷疑人生,不妨重新看看你的家——是否其實只差一點點設計,就能把悶熱變清爽?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