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漆選材到完工:新手也能看懂的完整塗料攻略
- Hello P
- 8月2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居家裝潢中,牆面色彩決定了空間的氛圍與風格。然而,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油漆種類,以及複雜的施工流程,是否讓你感到無從下手?別擔心,本文將為您完整解析從油漆選材到塗裝完工的每個步驟,讓你輕鬆掌握,打造出心目中的理想牆面。
一、油漆的種類與選材

在開始前,先了解你手上的油漆是什麼。常見的油漆種類主要可分為兩大類:
1. 水性漆 vs. 油性漆
這是最基本的分類,關係到環保性與適用性。
水性漆: 以清水稀釋,無毒、低氣味、乾燥快,是室內牆面與天花板的主流選擇,特別適合有孩童或寵物的家庭。常見的水性漆如乳膠漆和水性水泥漆。
油性漆: 以有機溶劑(如甲苯、松香水)稀釋,氣味較重,但漆膜堅韌、附著力強、防水性佳。常用於戶外鐵件、木材或需要高保護力的表面。
2. 常見漆料分類
乳膠漆: 屬於水性漆,質地細緻、漆膜彈性好,且具備抗污、耐擦洗、防霉抗菌等功能,顏色選擇豐富,是室內牆面最高品質的選擇。
水泥漆: 分水性和油性兩種。水性水泥漆價格實惠,遮蓋力強,是經濟型的室內選項;油性水泥漆則多用於室外牆面,提供基礎保護。
功能性塗料: 除了上述基本漆種,還有許多特殊功能的塗料,例如:
藝術塗料/特殊漆: 能創造出水泥牆、清水模、金屬或特殊紋理效果。
護木漆: 專為木材設計,提供防潮、防腐、抗紫外線功能。
二、油漆塗裝的完整工序(DIY或師傅皆適用)

油漆並非直接塗上就好,一個好的漆面需要細緻的底層處理與正確的塗刷步驟。
步驟 1:前置作業與清潔
這是影響最終品質的關鍵。
保護措施: 用遮蔽膠帶和養生膠帶保護好開關、插座、門框、窗框及地板。將家具移至中間並用防塵布覆蓋。
牆面清潔: 用乾淨的布擦拭牆面,去除灰塵、油汙。
步驟 2:底層修補與平整
牆面是否平整直接決定油漆效果。
修補牆面: 用刮刀將牆面破損、裂縫處的舊漆刮除,並用批土(或稱補土)將不平處填平。
砂磨平整: 批土乾燥後,用砂紙輕輕打磨,使牆面摸起來平整光滑。這個步驟非常重要,能讓漆面更細緻。
步驟 3:底漆塗刷
底漆是油漆附著力的「接著劑」,絕對不能省略。
目的: 底漆可以增加面漆的附著力,避免脫落或起泡;同時也能填補牆面毛孔,減少面漆用量。
塗刷方式: 用滾筒或刷子將底漆均勻塗佈於整個牆面,待乾燥後再進行下一步。
步驟 4:面漆塗刷
這是賦予牆面色彩的最後一步。
稀釋: 根據產品說明稀釋面漆,避免過濃或過稀。
第一道漆: 從天花板開始,用滾筒或刷子均勻塗刷第一道面漆。確保漆料厚度一致,避免流淚或刷痕。
等待乾燥: 待第一道漆完全乾燥後(通常需2-4小時,視環境濕度而定),輕輕砂磨一次,再進行第二次塗刷。
第二道漆: 塗刷第二道面漆,能讓色彩更飽和、均勻,同時提升漆膜的保護性。
步驟 5:完工與驗收
待所有漆面完全乾燥後,小心撕除保護膠帶與養生膠帶,並清潔地面。
驗收時,檢查漆面是否平整、顏色是否均勻,並確認沒有遺漏或滴落的漆點。
總結
掌握了以上流程,無論是自己動手還是監督師傅,都能確保每個步驟都做到位,最終獲得一個專業且令人滿意的牆面效果。記住,選擇好的塗料與正確的工法同等重要,兩者兼顧才能讓你的家煥然一新!
留言